日期 : 2021-12-21
胡适说,中国的“国戏”是麻将,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可,毕竟有“十亿人民九亿麻”这句话在有力支撑胡适的观点。白岩松说,中国的第一运动是麻将,因为从人数、影响力、普及程度等方面来讲,也确实如此。如果说麻将是国粹,可能许多人会本能以为,你是在开玩笑吧,麻将怎么会是国粹?
其实,麻将真的是国粹,也完全配得上国粹一词,它毫不逊色于京剧、书法、中医、武术、绘画、茶艺等等众所周知、大众认可的国粹,只是被污垢的赌博衣纱给包裹起来了,麻将一旦露出它本来的面目,它必将震惊世界!
这里,我们仅仅从国粹的层面上来谈谈麻将是不是符合国粹的要求,是不是可以称得上国粹,至于它的文化内涵,本号有详细的论述,这里不再讨论。
首先,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国粹?国粹就是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。中国国粹,就是中国特有的,是文化,是精华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、最富有独特内涵、最能被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。对比一下麻将,麻将是中国发明的,具有独特内涵(文化内涵丰富,本号有详述),最能被许多时代人们所欢迎,是文化遗产。关键的一点,麻将是不是精华,能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。如果这一点通过了,麻将是国粹大家也就基本认可了。至于赌博,那是人的问题,与麻将本身无关。围棋也曾是赌博工具,也曾被禁止,也曾臭名昭著,现在怎么成了高雅的智力运动?是人的问题,与围棋本身无关,围棋一直都是这样子,存在了上千年,无论人们怎么对它,它就是它,它还是它,它一直是它。麻将也一样。实际上,真正的麻将从同治三年(1864)它诞生之初,就已经摆脱了它的金钱遗传,脱胎换骨,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绝佳平台。
其次,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这个问题有点大,我们简而述之。《易经》: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根,是“中华文化源头活水(唐明邦教授)”的《易经》的滥觞。河图洛书,《易经》,是百家理论的基础,是中华文化的基石。几乎五千年的所有中华文化,无不从河图洛书和《易经》中寻找它的文化依靠。如果让大家拿出两样东西,它最能代表中华文化,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华,会是什么?肯定是两本书,一个是《易经》,一个是《黄帝内经》。一个是研究人体的,一个是研究天地万物的,一内一外,囊括五千年中华文化!《易经》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,它的文化价值在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大中华文化背景下,确定它为中国文化的精华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。
第三,如果麻将就是《易经》的形象化表达,就是《易经》的教化工具,就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宇宙观的一个平台,就是展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独特方式,那么,麻将完全就可以称得上国粹了。幸运的是,从1864年开始,麻将就被我们智慧的先祖们彻底改造(是潜意识还是有意识需要后人研究)正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精华的教化工具,并随着不断的完善,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麻将。不幸的是,我们继续,我们常常,我们仍然,把当成赌博工具。流落风尘,却掩盖不住它无穷的内在魅力,这也就是麻将的名声不好,却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所在。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便说明了这个问题,“嗜好读书,犹如爱打牌一样,天天打,夜夜打,连续地打,有时被巡捕房捉进去了,放出来之后还要打。诸君要知道,真打牌的人目的并不在赢钱,而在有趣”。有趣的背后是文化。
第四,麻将本身所蕴藏的文化精华已经被揭开,本号就是致力于麻将文化的研究和推广。麻将文化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、最富有独特内涵、最能被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,已经不成问题!
所以,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麻将,是国粹!!!